8月28日上午,宜興日報社記者走進江蘇俊知技術有限公司天饋系統組件生產車間,發現這里的機器比工人多,車間絕緣工序工段長董紅朝正手拿平板電腦監控生產?!吧a過程從剛開始的肉眼盯、來回跑,到現在的智能化,這是我沒有料到的?!?007年就進人俊知的董紅朝笑著感慨道。如今,該公司天饋產品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996% ,這離不開智能化建設的功勞。
其實,幾年前天饋系統組件生產車間成為俊知首個智能化車間,董紅朝和工友還一度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機器搶了“飯碗”。對此,俊知智慧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小鵬表示,智能制造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趨勢,但俊知的智能化改造,并非一味追求機器代人、無人車間,而是更注重系統考量,利用智能化模式提高產品質量、工作效率。為此,2015年3月,俊知開始匯集技術部、生產部等部門力量,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研發團隊進行專題研究,最終確定先以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天饋系統組件生產車間為試點,開始智能化車間改造。具體改造則通過管理信息化與設備自動化的深度融合,利用各種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構建起管理智能化、數據信息化、控制自動化的俊知智能制造體系。此后,光纜、傳感等車間也根據實際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智能化改造,實現了透視化。
“只要一臺平板電腦,車間生產線設備工況動態圖、生產計劃執行情況動態圖等就能一目了然?!笨≈腔壑圃觳扛笨偙O丁勝超介紹,點開車間生產線設備布局圖,發泡護套、絕緣等生產線清晰顯現,一旦生產出現故障,屏幕上旋轉的綠色齒輪會立即變成紅色,發出警報;如果想知道某道工序的、轉速、溫度等詳細參數,可以從工況動態圖上找到答案。究竟是什么讓這些復雜的參數變成可視化數據呢?丁勝超介紹說,答案就是一顆顆“智慧芯’傳感器。原來,車間里覆蓋著WiFi信號和工業PON(無源光網絡),安在設備上的傳感器感知到數據后,便將信號通過網絡傳輸到電腦,管理層就可實現可視化管理,通過數據分析等實現遠程操控。
在俊知,智能制造的魅力遠不限于此。由于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俊知將車間里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進行聯網后,整個生產環節成為一條“數據鏈”,大數據的積累與分析讓制造過程更智能?!败囬g內所有設備都能將信息及時輸送到相關軟件系統,方便我們對產品穩定性進行深度分析,從而精細化改善決定產品質量的參數、環節等?!鄙蛐※i舉例說,通過MES(制造執行系統),各生產單元之間的協同更加及時,生產訂單速度、工人績效、產品生產質量等生產模型,均可由透明量化數據體現;MES實時記錄制造過程中的在制、工時等信息,為技術研究人員改進提升產品等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數據。對于客戶而言,“刷”一下產品條形碼,也可從系統中調出生產記錄、原材料以及供應商等所有產品相關數據,形成了可靠的追溯機制。
經過智能化改造,與2012年相比,如今俊知相關產品制造的單位成本下降13%;產品一次合格率從99.96%提升至99.98% ;車間生產計劃完工及時率從99%提高至99.8%;用工人數下降19.63%。不僅如此,俊知智慧還成為全市首家由省經信委認定的首批互聯網化工廠服務商。今年6月,俊知“年產二十萬套下一代通信天饋系統互聯網化工廠”,作為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項目順利通過驗收。目前,俊知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獲得相關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權8項。眼下,俊知計劃在經營好主業的基礎上,將智慧觸角全面伸至物聯網、光感網和智慧工業決方案等,并將深入“智慧城市’設領域,成為通訊領域的集大成者。目前,俊知已下設移動互聯、固定寬帶、云計算、仿真技術、物聯網(傳感)研究組,并聘請國內領域權威專家“坐鎮" ,計劃推動公司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型。